據報道,農業農村部獸醫局局長馮忠武表示,近年來,我國獸藥產品質量監督抽檢合格率持續提高,從2013年的93.37%提高到2017年的97.46%。畜禽產品獸藥殘留監測合格率持續高位,近5年獸藥殘留抽檢合格率均在99.7%左右。不過,動物源細菌耐藥性形勢嚴峻,人獸共用的抗菌藥耐藥性增高,威脅人類醫療資源;動物專用抗菌藥耐藥性逐年增高,影響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馮忠武還表示,藥物飼料添加劑將在2020年全部退出。
據行業人士分析,添加劑類型中可能不再保留“藥物飼料添加劑”這一類型和名稱??咕庮惖乃幬镲暳咸砑觿┘{入獸藥管理,不再允許在飼料中添加;而植物提取物類則可能會歸入飼料添加劑范疇,仍可在飼料中使用。

另外,農業農村部在近期發布了《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試點工作的通知》。農業農村部決定開展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組織制定了《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試點工作方案(2018—2021年)》(以下簡稱“方案”),確定了各地2018年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試點養殖場數量。
也就是說,在2020年底以前,藥物飼料添加劑將在飼料中消失,不能再用在飼料生產中,只能用在養殖端。而與此同時農業部制定的“方案”也明確了養殖端減抗和限抗的時間表。
全面“飼料禁抗”可能會引發的問題
據前段時間華南農業大學張永亮教授接受采訪時曾表示,雖然畜牧業“減抗/替抗”是大勢所趨的事情,但是在目前階段下,如果全面實行“飼料禁抗”,他認為可能會引發以下問題:
第一、養殖業生產水平會下降,養殖成本會大幅度增加;第二、飼料中不添加抗生素可能會造成養殖現場治療用抗生素的大量增加,畜牧業抗生素使用總量在“飼料禁抗”的初期可能不會減少。
因此在現階段,我們一方面應該在“減抗/替抗”相關技術上進行探索和儲備,為全面“飼料禁抗”做好準備;另一方面則應依法依規合理科學地使用抗生素,嚴厲打擊濫用抗生素的現象,從而減少由于抗生素濫用所造成的危害。
所以后抗生素時代,如何才能把“飼料禁抗”對于全行業、特別是對于養殖業的影響降到最低?行業內越來越多的共識聚焦于“目前并沒有任何一種產品能夠完全替代飼料中抗生素的作用,優秀的飼料替抗解決方案要充分考慮并綜合養殖管理、環境改善、營養創新、替抗產品優化組合、生產工藝升級、甚至轉變傳統養殖觀念等方方面面”。這其中,針對相關替抗產品的優化組合,從而發揮出最佳的替抗效果,“協同替抗思路”被提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添加使用目標:1、殺菌;2、收斂;3、抗炎;4、抗氧化;5、抗腹瀉;6、抗蟲;7、抗毒素。
針對不同的添加使用目標,我們在選擇相關添加劑產品時,必須做到科學篩選與搭配,有的放矢。其中
上海梵藍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近年來成功引進意大利木質素多酚-邁多芬,飼用精油-黃金水果,加拿大CBS-蛋白酶等歐美先進飼料添加劑產品及技術,成功為我國的畜牧飼料企業實現去抗降鋅節能實現綠色安全的行業前景做出了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