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范圍來看,1986年瑞典成為最先禁用藥物飼料添加劑的國家,然后整個歐洲在2006年全面禁止了那些用于促進動物生長的抗生素(飼料和添加劑),接著是韓國2011年、美國2017年、越南2017年都分別發布了促生長抗生素禁用的相關政策。
我國農業農村部發布194號公告,規定自2020年7月1日起,所有的促生長抗生素將被禁止在飼料中添加使用。歐洲的替抗歷程我們已經很了解,那么和我們毗鄰的泰國也在2018年開始全面實現飼料無抗的,它們是如何做到的?選用了哪些替抗添加劑?成本又如何?
我國藥物飼料添加劑的使用現狀
在不考慮耐藥性的前提下,我們選擇抗生素的原則是:廣譜的比窄譜要好,能吸收的比不能吸收的要好;按照這個原則,搭配較多的組合選擇金霉素+恩拉霉素、金霉素+維吉尼亞霉素、金霉素+桿菌肽鋅;這些抗生素組合在豬料中成本到底是多少呢?報告中給出了不同檔次、不同階段豬料的藥物使用成本,一般來說我國小豬料藥物的成本大約40-50元/噸,中大豬料12-15元/噸。
泰國替抗歷程
2006年泰國在禽料上首先實現無抗,豬料從2010年開始,到2018年完全實現飼料無抗;泰國無抗飼料的歷程大概分為三個階段:
2010-2015年,限抗,保留硫酸粘菌素、恩拉霉素、新霉素、氟苯尼考、金霉素這幾種;
2015-2017年,減抗,如金霉素降低到75g/噸,并且組合酸化劑或者植物精油使用;
2018年至今,無抗,使用較多的替抗產品是植物提取物3-5kg/噸,酸化劑2-5kg/噸;
從適口性、防腹瀉、助消化、抗炎抑菌、抗氧化等方面泰國通過一系列的試驗,替抗的飼料添加劑主要選用酸化劑+植物精油組合,添加水平約2-3kg/噸。
不可否認的是,促生長抗生素極大的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是目前最經濟高效的方案。不是單一某種產品就可以達到促生長抗生素的效果,還需要多方探索,任重而道遠。梵藍國際禁抗之初便開始探討促生長抗生素替代方案,以
木質素多酚-邁多芬(單寧)、
黃金水果飼用精油和免疫增強劑為主體的無抗解決方案,獲得數據與成功案例,并得到行業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