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探究百里香酚對山羊子宮內膜上皮細胞( goat endometrial epithelial cells,gEECs)的毒性作用,采用不同濃度的百里香酚作用于 gEECs 后,觀測其對細胞生長曲線,細胞形態學變化,以及細胞膜結構完整性的影響。 結果表明,百里香酚對 EECs 的毒性作用與其濃度呈劑量依賴效應(y= -0.008x+1.2202,R 2 = 0.9767),即隨著藥物濃度的增加細胞的增殖抑制率增大,藥物對細胞的半數增殖抑制率(IC 50 )為 100 μg/ mL。 當 50、100
μg/ mL 的百里香酚作用于 EECs 時, gEECs 的細胞核、細胞漿的形態均未產生明顯變化,但當 150 μg/ mL 的百里香酚作用于 gEECs 時,細胞膜破裂,細胞死亡;而且藥物濃度≥100 μg/ mL 時細胞 LDH 的釋放量顯著高于正常細胞組,gEECs 細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壞。 百里香酚作用于山羊子宮內膜上皮細胞后呈現一定的毒性作用,且毒性作用和藥物的濃度有關。 百里香酚作用于 gEECs 的安全范圍在 0~100 μg/ mL,研究結果為百里香酚治療奶牛等經濟動物的炎癥性疾病的臨床用藥濃度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百里香酚;子宮內膜上皮細胞;細胞毒性;膜通透性
作者:閆寶琪,張世棟,董書偉,王東升,那立冬,桑夢琪,楊洪早,嚴作廷
子宮內膜炎(Endometritis) 是奶牛的常見病之一,多發生于產后,是病原菌感染子宮內膜引起的炎癥,常導致奶牛屢配不孕 [1-2] 。 該病可造成奶牛生理功能紊亂、產奶量下降,甚至終生不孕而被淘汰,給養殖戶造成嚴重危害,經濟損失巨大。 據中國奶牛協會統計,奶牛的繁殖障礙發生率高于其他牛,而且在不孕的病因中以子宮內膜炎引起的不孕牛所占比例最高 [3,4] 。 臨床上,大量抗生素和激素應用于治療子宮內膜炎,導致耐藥菌株的不斷產生,抗生素殘留,治療效率明顯降低。 中草藥具有明顯的抗菌消炎,毒副作用小,增強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環和增加子宮收縮的作用,所以近十幾年來關于應用中草藥治療子宮內膜炎的研究成為熱點
[5-6]
百里香酚是一種單萜酚類物質,最初從百里草中分離而得名,即 5-甲基-2-異丙基苯酚(5-methyl-2-iso-propylpheno1)[7] 。 研究發現百里香酚具有廣譜抗菌活性,對多種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真菌等均具有抑制作用 [8] 。 Ara?ntxa Aznar 等 [9] 研究發現將百里香酚、香芹酚和甲基混合后在 25 ℃ 下能夠有效抑制酵母菌繁殖生長,抑制時間長達21 d。 Omran 等的研究也發現,百里香精油對外陰道念珠菌有較強的抗真菌活性,其效果優于氟康唑,與
1 μg/ mL 的兩性霉素 B 的抗真菌效果相當 [10] 。 體外實驗表明,百里香酚可以顯著抑制低密度氧化脂蛋白誘導的人THP-1單核細胞促炎性細胞因子TNF-α、IL-1β、IL-6 并促進 IL-10 的基因和蛋白表達水平,對一些炎癥類疾病如皮炎、胸膜炎、腹膜炎和風濕性關節炎等均具有抗炎促愈合功能 [11-12] 。
綜上所述,百里香酚有較好的抑菌抗炎效果,對于一些炎癥性疾病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但應用百里香酚治療奶牛等經濟動物的子宮內膜炎的研究還未見報道。 近年來,利用子宮內膜細胞的體外培養檢測子宮生理功能的研究不斷呈現新的進展,同時利用 LPS 刺激子宮內膜上皮細胞建立的炎癥模型檢測炎癥信號通路以及中草藥抗炎機制的報道也在不斷增加 [13-14] 。 實驗中,篩選出中草藥作用于細胞無毒性作用的濃度是在分子細胞水平上檢測中草藥抗炎作用的前提條件。 因此,試驗采用山羊子宮內膜上皮細胞(gEECS)作為材料,研究百里香酚對其的毒性作用,以期為百里香酚治療奶牛子宮內膜炎的臨床用藥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 材 料 1.1.1 細胞
山羊子宮內膜上皮細胞系(EECs),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靳亞平教授惠贈。
1.1.2 主要儀器及設備
Memmert CO2 培養箱;HeaL ForceB2 型生物安全柜;SW-CJ-1CU型超凈工作臺;倒置顯微鏡,Leica DMI6000B;MDC M2e 型多功 能 酶 標 儀; 細 胞 培 養 瓶、 培 養 板 為 美 國eppendorf產品。
1.1.3 藥品及試劑
百里香酚 (Thymol, B21153,100 mg),用含 0.05%的 DMSO 將其稀釋到所需要的濃度;DMEM/ F12 培養基為 Gibco 公司產品;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為杭州四季青公司產品;0.01 mol/ L 磷酸鹽緩沖液(PBS,pH7.2~ 7.4);MTT 為 Sigma 公司產品以 0.01 mol/ L PBS 溶解至 5 mg/ mL;瑞氏、姬姆薩染料為 Solarbio 公司產品;LDH 檢測試劑盒(貨號 A020-2)為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產品。
1.2 方法
1.2.1 細胞培養
從液氮中取出永生化山羊子宮內膜上皮細胞(EECs),37 ℃快速復蘇,低速離心后添加含 10%FBS、100 U/ mL 青霉素和 100 μg/ mL鏈霉素的 DMEM/ F12 培養基,置于 37 ℃、5% CO 2飽和濕度的培養箱內培養。
1.2.2 細胞分組與處理
取 100 μL 濃度為 5×10 4 個/ mL的細胞懸液接種于 96 孔培養板,24 h后棄去舊培養基,加入含不同濃度的百里香酚的完全培養液
100 μL,百里香酚的終濃度分別為:0、10、20、40、60、80、100、120、150 μg/ mL,每個濃度設置 8 個復孔。
1.2.3 MTT 檢測百里香酚對細胞的增殖作用
繼續培養 48 h 后,觀察細胞增殖情況。 棄去舊培養基,加入 5 mg/ mL 的 MTT 20 μL,孵育 4 h。 棄去多余的 MTT,每孔加入 200 μL 二甲基亞砜,低速振蕩10 min,使結晶物充分溶解后在酶標儀上以 570 nm檢測各孔 OD 值,并以不含細胞的孔調零,記錄各孔
OD 值, 計 算 細 胞 的 半 數 增 殖 抑 制 率(IC 50 )[15-16] 。 以藥物濃度為橫坐標,細胞相對存活率為縱坐標,繪制曲線。A 0 :藥物處理前 OD 值;A 1 :對照組 OD 值;A 2 :藥物處理 48 h 后 OD 值;IC 50 =(A 2-A0 ) / (A 1-A0 )×100%
1.2.4 百里香酚對 EECS 的形態的影響
取 1 mL濃度為 5×10 4 個/ mL 的細胞懸液接種于 12 孔培養板,培養 24 h 后棄去舊培養基,加入含百里香酚終濃度為
0、100 、150 μg/ mL 的完全培養液1 mL,每個濃度設置 4 個復孔。 繼續培養 48 h后收集細胞(1200 r/ min,5 min),加入 500 μL的無菌 PBS 重懸細胞,涂片,晾干,放入預冷的甲醇溶液中固定 15 ~ 30 min。 接著滴加 2 ~ 3 滴瑞氏染液,染色 2~3 min 后滴加等量的吉姆薩染液,染色 10 min。 每張涂片計數 100 個細胞,于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 [17-19] 。
1.2.5 EECs 細胞膜完整性的檢測
取 0.5 mL 濃度約為 5×10 4 個/ mL 的細胞懸液接種于 24 孔培養板,培養 24 h 后,棄去舊培養基。 分別加入含百里香酚 終 濃 度 為 0、 10、 20、 40、 60、 80、 100、 120、150 μg/ mL的完全培養液 0.5 mL,每組設三個重復孔。 繼續培養 48 h 后收集細胞上清液,6600 r/ min,離心 10 min,嚴格按照 LDH 檢測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檢測各組上清液中 LDH 的含量。
1.2.6 統計學方法
應用 SAS 9.30 軟件分析數據,Excel 繪圖軟件進行繪圖。 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實驗結果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百里香酚對 EECs 增殖的影響
結果發現,當百里香酚的濃度處在 10 ~ 150 μg/ mL 時,對 EECs有增殖抑制作用。 隨著藥物濃度的升高對細胞的抑制作用越明顯,且細胞的增殖抑殖率與藥物的濃度 呈 一 定 的 線 性 關 系 ( y=-0.008x+1.2202,R 2 =0.9767,如圖 1)。 由此可計算,當細胞的增殖抑制率為 0.5 時(IC 50 ),百里香酚的作用濃度為100 μg/ mL。
2.2 百里香酚對 EECs 的細胞形態影響
正常的山羊子宮內膜上皮細胞多數為梭形,少數呈三角形,核圓居中,培養24 h 后,細胞交織成網狀。 細胞貼壁良好,體積較大、折光性好,形態大小均勻一致(如 圖 3A, 大 圖 為 100 ×, 小 圖 為 400 ×); 經100 μg/ mL百里香酚處理 48 h 后,EECs 的密度增大,且在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生長狀態良好(如圖 3B,大圖為 100×,小圖為 400×);由圖 C 可以看出當百里香酚濃度達到 150 μg/
mL 時,作用相同的時間細胞出現死亡現象,細胞結構遭到破壞,細胞膜破裂,細胞核暴露,視野內有大量的細胞碎片存在(如圖 3C,大圖為 100×,小圖為 400×)。
2.3 百里香酚對 EECs 的細胞核形態影響
瑞氏-姬姆薩染色使細胞核呈深淺不同的紫紅色,胞漿呈淺藍色。 染色結果顯示正常組和經100 μg/ mL 的百里香酚作用 48 h 的細胞的胞質和胞核界限清晰,胞核完整,胞漿均勻,細胞邊緣完整,視野內未出現死亡細胞以及形態異常的細胞。 (如圖 4a,4b,大圖為 100×,小圖為 400×)。當百里香酚的濃度達到 150 μg/ mL 時,染色結果顯示大部分細胞的細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壞。與正常細胞組相比,視野內少數細胞其細胞膜著色變淺,且細胞核多位于細胞膜邊緣;大多數細胞的細胞膜完全消失,視野內只有紫紅色的細胞核存在,但大多數細胞核結構完整,只有少量的細胞核發生破碎裂解。
2.4 百里香酚對 EECs 細胞膜完整性的影響
測定結果顯示:隨著百里香酚濃度的升高,細胞培養液中 LDH 的含量有升高的趨勢,但不存在規律性增長。 且與對照組相比,當百里香酚的濃度大于 100 μg/ mL 時細胞培養液中 LDH 的含量顯著升高(P< 0.01);與對照組相比 10、20、40、60、80、100 μg/ mL的百里香酚作用細胞后培養液中 LDH的含量雖然升高,但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 0.05),如圖 4 所示。
3 討 論
研究報道,通過陰道給藥治療婦科炎癥具有可避免口服給藥的首關效應和血藥濃度的谷峰現象,避免藥物對于胃腸道的刺激,避免注射給藥的疼痛與心理恐懼,通過“ First uterine-passeffect ”能夠將藥物靶向傳遞到子宮內膜組織,因此,生物利用度高、藥效顯著 [20] 。 百里香酚具有抗炎、調節免疫力、抗氧化、抗癌等多種生物活性,在臨床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在將來的研究中百里香酚可以被開發成一種新型的子宮灌注劑,采用陰道給藥治療奶牛等經濟動物的子宮內膜炎。 那么,探明百里香酚對子宮內膜上皮細胞的刺激作用以及毒性作用是闡明其臨床用藥安全性的必要前提條件。
所以試驗開展百里香酚對子宮內膜上皮細胞體外的毒活性研究,為百里香酚治療奶牛等經濟動物子宮內膜炎的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活細胞線粒體中的琥珀酸脫氫酶能使外源性的 MTT 還原為難溶性的藍紫色結晶物甲臜,并沉積在細胞中,而死細胞無此功能。 甲臜被溶解后所測得的光密度值越小,說明細胞存活率越低 [21-22] 。本研究中 MTT 的結果表明,百里香酚對 EECs 的增殖抑制作用與其濃度成一定的關系,當濃度為100 μg/ mL時達到 EECs 的半數增值抑制率,因此可選用 0~100 μg/ mL 的百里香酚作用于 EECs 行抗炎效果的研究。 而在梁德潔 [23] 用百里香酚對LPS 誘發的乳腺炎小鼠的保護作用及作用機制研究中選取百里香酚對小鼠乳腺上皮細胞無毒性影響的最大濃度為
40 μg/ mL。 這可能與百里香酚作用的細胞種類不同,細胞接種數量不同,實驗操作不同等因素有關。
乳酸脫氫酶(LDH) 是活細胞胞質內廣泛存在的酶之一,正常情況下 LDH 不能透過細胞膜,但當細胞膜受損或細胞死亡導致細胞膜通透性改變時,則會釋放到培養液中,釋放的 LDH 與細胞膜的損傷程度或細胞死亡數成正比 [24] 。 檢測培養液中 LDH 的含量可判斷細胞膜的受損程度。 本研 究 結 果 顯 示, 當 百 里 香 酚 的 濃 度 ≥100 μg/ mL時細胞釋放的 LDH 含量顯著升高,說明該濃度的百里香酚可顯著引起細胞膜通透性增大。 此外,細胞生長狀態和瑞氏-姬姆薩染色結果顯示,150
μg/ mL 的百里香酚對 EECs 的細胞膜能造成嚴重損傷,細胞膜破裂,細胞死亡。這一實驗結果和之前的研究報道類似,Nostro等 [25] 研究也報道百里香酚可以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膜形成。 百里香酚可以通過影響細菌胞內 pH 穩態和無機離子平衡,從而破壞生物膜完整性對白色念珠菌產生抑制作用。 一步的研究表明,百里香酚可以增加小鼠平滑肌細胞胞膜去極化,導致肌質網 Ca2+離子釋放,影響細胞膜的通透性 [26-28] 。 由此可見,百里香酚能夠破壞細胞膜的完整性,而且這可能與藥物被細胞膜的轉運吸收有關。
Zu 等 [26] 人研究證實,由于百里香精油對人類癌癥細胞具有較強的細胞毒性,因此百里香精油也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其對PC-3、A549 和· 9 3 中國獸藥雜志 2017,51(4):35~41/ 閆寶琪,等MCF-7腫瘤細胞株 50%抑制濃度(IC50)分別為0.010% ( V/ V )、 0.011% ( V/ V ) 和 0.030%(V/ V)。 此外香芹酚和百里香酚作為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重要香料之一,被廣泛應用于飼料添加以及一些口腔衛生品和洗滌物品 [27] 。
4 結 論
百里香酚對山羊子宮內膜上皮細胞的安全劑量為≤100μg/ mL,該劑量范圍內藥物對細胞活力和形態結構無顯著影響;大于該劑量的百里香酚可顯著增大子宮內膜上皮細胞的膜通透性,產生細胞毒性作用。 綜上所述,百里香酚對細胞的毒性作用的研究為其治療奶牛等經濟動物的炎癥性疾病,癌細胞的抑制作用,以及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安全使用劑量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和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