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規模化養殖過程中,動物易受到各種不良因素,如斷奶、斷尾、去勢、轉群、飼料霉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等影響,使其采食量下降,腸道內環境改變,免疫力降低,從而引發動物腹瀉、厭食、消瘦,最終導致動物生長緩慢、發病,甚至死亡。因此,增強動物機體抗應激能力,改善動物胃腸道功能,提高動物免疫力是提高養殖效益的關鍵所在。植物精油屬于植物提取物之一,是一種芳香味的揮發性液體。近年來作為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植物精油因具有誘食、促生長、抑菌消炎、抗應激、防治疾病、抗飼料霉變等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1]。據報道,飼糧中添加植物精油有提高豬免疫球蛋白抗體水平[2]、促進肉雞十二指腸絨毛發育[3]、清除動物機體自由基、緩解動物應激[4]、調節動物腸道微生物區系[5]、減少動物疾病[6]、提高動物生長性能等[7]作用。因此,本文就植物精油的生物學活性及其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進行綜述,旨在為植物精油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植物精油是自然界綠色植物經光合作用后,自身細胞發生生化反應分泌出的芳香氣味分子。植物精油主要分布于植物的花、葉、莖、根、嫩枝、種子、果實或樹皮等部位,并儲存在植物的腺毛、油室、分泌細胞或樹脂道中[8]。大多數植物精油呈油滴狀存在,也有些與樹脂、黏液共同存在,通過壓榨、蒸餾、萃取等方法獲得。植物精油是親脂性和疏水性化合物的濃縮物,揮發時會產生其特有的氣味,在自然條件下易氧化酸敗變質,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可燃燒。植物精油中含有萜烯、醇、酚、醛、酮、酯和其他復雜的碳氫化合物[9]。植物精油的主要成分有4類。1)萜烯類化合物(terpenes):其含量最多,如沉香醇、香葉醇、冰片等。2)芳香族化合物(aromatic
derivatives):僅次于萜烯類的第二大類化合物,如百里香酚、香芹酚、桂皮醛等。3)脂肪族化合物(aliphatic compounds):精油中分子量較小的化合物,幾乎所有的精油中都有存在,如異戊醛、芳樟醇、姜油酮等。4)含氮、含硫化合物(nitrogen and sulfur compounds):蔥科類植物,如具有辛辣刺激香味的大蒜素、洋蔥中的三硫化物、黑芥子中的異硫氰酸酯等。大部分植物精油的化學組成中酚類、萜烯、單萜烯和倍半萜烯所占的比例在70%以上,有的甚至超過85%。植物精油的芳香氣味不但使植物具有化感作用,使其免受其他植物、食草動物、微生物的侵害,而且也有利于吸引蜜蜂、蝴蝶等進行植物間的傳粉[10]。目前有關植物精油的研究主要在唇形科、蕓香科、樟科、菊科、姜科等芳香植物居多。常見植物精油的理化性質及產量見表
1。
上海梵藍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從歐洲進口的
飼用精油-黃金水果是一種安全、高效、綠色、無配伍禁忌的創新型植物提取物,由法國GAC、西班牙博爾達斯集團(BORDAS GROUP)和瑞士GERACOM公司共同研制,無毒、無殘留、長期添加無抗藥性。
科學研究表明:香芹酚(Carvacrol)和百里香酚(Thymol)均為目前植物提取物中,效果明確、殺菌效果較強的物質之一。所以黃金水果選擇這兩種物質做為主要成份,和牛至油相同,其中香芹酚+百里香酚含量≥5%,兩者有加性效應,是黃金組合,并具有特定的黃金比例,香芹酚與百里香酚比例在2:1,產品功效明顯。是目前經過實踐驗證最有效的天然抗生素替代劑和生長促進劑之一,為無抗養殖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